9月14日晚,中歐領導人宣布正式簽署《中歐地理標志協定》。協定納入雙方共550個地理標志(各275個),涉及酒類、茶葉、農產品、食品等。協定將為首批來自歐盟和中國的各100個地理標志在對方市場上提供高水平的保護,其中酒類方面,中國地理標志11個、歐盟地理標志74個,同時將防止其翻譯,轉寫或音譯等問題。
什么是“地理標志保護“呢?首先這是一個洋概念。高檔的有特色的的農產品,食品,遵循三分工藝,七分產地的規律。龍井本是杭州的一個地名,本來有其公眾屬性,車站、地圖等等都要用到。如果龍井這個地名被申請了“地理標志保護“,當龍井這個名詞再要用在茶葉上時,就必須經過專門機構的許可,這個機構通常是龍井當地的茶農公會。未經許可使用,會被認為侵權。當然了,首批在中國被申請的歐盟地理標志,肯定包括了波爾多Bordeaux這樣的地名,以及其他變種翻譯方式。
那么在歐盟申請了地理標志保護的中國酒類產品是只有11個,他們都是誰呢?這些提前做功課的品牌大多不是一線品牌,除了茅臺、五糧液,還有下面這9家,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紹興酒、扳倒井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