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會直接聯想到進口葡萄酒的入侵
2016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為64萬噸,2017年達到近年最高點75萬噸,2019年回落至61萬噸。從2016~2019年,進口葡萄酒的增量累計只有14萬噸,而國產葡萄酒產量降幅為71萬噸。14萬噸對71萬噸,顯然對不上。
2010年中國第一次被VINEXPO列為世界葡萄酒十大生產國之第七位,居于阿根廷之后。此后直到2015年的產量一直穩居前十,2016年最后一次以114萬噸位居南非之前,排第七。世界葡萄酒市場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,每年全球產量第一名大約是300萬噸,第十名大約是80萬噸的水平(2017年全球第十為德國77萬噸)。以中國當前40萬噸左右的年產量,應該早已跌出前20名的位置,40萬噸左右的產量,是一個比較符合中國當前實際消費階段的數字。
酒圈網分析,原因在于2014年開始,為了國家糧食安全開始大規模實施的種糧補貼,雖然一畝大豆玉米每年的補貼只有120元到200元,相比之下,種葡萄是沒有補貼的。葡萄雖然不和糧食作物爭地,但是農村的勞動力總數處在遞減中,大伙都去種糧,自然少了很多種葡萄的人。
這對中國葡萄酒行業其實是一個大大的好事,撇掉的產能都是最低端的產能,先有了這些可有可無的葡萄,然后被弄成葡萄酒來銷售。撇去了那些因低品質葡萄而生的葡萄酒,真正喜歡喝點紅酒的朋友,根本感覺不到這70%產能的消失。